• 首页
  • 精准计划三天包回血稳定介绍
  • 产品展示
  • 新闻动态
  • 你的位置:精准计划三天包回血稳定 > 新闻动态 > 1941年,老蒋略带杀气的问王耀武:听说廖龄奇曾去江西结婚?

    1941年,老蒋略带杀气的问王耀武:听说廖龄奇曾去江西结婚?

    发布日期:2024-12-21 10:45    点击次数:90

    抗战时期,随着美国贸易政策的步步紧逼,日军高层陷入深深的焦虑之中。

    石油、橡胶等战时稀缺资源,日本本土没有,只能从美国进口。

    一旦美国停止和他们贸易,他们的战争体系立刻就会崩溃,因此,他们必须在美国停止贸易前,寻找新的出路,思量再三,他们将目光放在了东南亚。

    想要进攻东南亚,就要从中国抽调兵力。因此,日军决定有计划的减少在华兵力人数。1941年减至65万,1942年减至55万,1943年减至50万。

    计划出台后,日军高层可谓相当焦虑。

    自武汉会战之后,中日抗战进入战略相持阶段,日军再想要从中国取得便宜,无疑相当不容易。而此时日本高层又要抽调兵力去打东南亚。一个不小心,日军在中国取得的优势将荡然无存,也怪不得日军会如此焦虑。

    为巩固在中国的战果,日军决定,在抽调兵力前最后疯狂一把。

    第二次长沙会战,便在这样的条件下,悄然打响了。

    1、出其不意的十万大军

    1941年4月,阿南惟几接替在上高会战中惨败的园部和一郎,成为11军的新司令官。

    说起阿南惟几,其打仗的水平实在不敢让人恭维,他当过日本陆军有幼年学校的校长,当过侍从武官,当过日本陆军部人事局长,基本没有带兵打仗的经验。

    因此,当薛岳在得知攻打长沙的指挥官是阿南惟几后,十分高兴,当即大喜道:“来的好!”

    在他看来,没有打仗经验的阿南惟几攻打长沙,完全就是来给自己送经验的。

    但正所谓“骄兵必败”,从薛岳小瞧阿南惟几的那一刻开始,便注定要吃大亏。

    阿南惟几知道,冈村宁次第一次攻打长沙时吃了败仗,并对此相当嗤之以鼻。他觉得,冈村宁次之所以会输,是输在了兵力部署上。

    他认为,攻打长沙的部队总共就10万人,冈村宁次还要兵分三路,可谓犯了兵家之大忌。

    想要拿下长沙,就一定要集中优势兵力,消防德国进攻波兰,打闪击战。

    为此,他当即集结第3师团、第4师团、第6师团、第40师团、早渊支队、荒木支队、平野支队和江腾支队,总共115000人,集结于湘北地区,正式准备开始进攻长沙。

    说完进攻方,我们再来说说防守方。

    长沙属于第九战区,是薛岳的地盘。在第一次长沙会战之前,薛岳便依靠“天险”,在长沙以北建立了四条防线,分别是新墙河防线、汨罗江防线、捞刀河防线和浏阳河防线。

    四条防线依托河流,可谓相当易守难攻。

    在长沙的东西两侧,则分别是洞庭湖、湘江和幕府山。可以说整个长沙,就是个巨大的火炉,国军依托“天险”防守,日军想要攻进来,可谓比登天还难。

    但难归难,想要攻下长沙,也不是完全不可能。

    1941年9月7日,阿南惟几派遣第6师团和第40师团进攻新墙河以北的大云山阵地。之所以进攻这里,有两个原因,一个是掩护日军大部队集结,一个是铲除这个侧翼的大威胁。

    不得不说,日军的进攻,的确起到了迷惑试听的作用。

    镇守大云山的是薛岳的27集团军,敌人来势汹汹,薛岳却不以为然,他认为,这只是日军换防时的掩护性“佯攻”,因此当即命令27军,对敌人展开全面反击。

    直到9月15日荒木支队的出现,这才让薛岳意识到有些不对,日军换防人数未免太多了一些,仔细探查后才反应过来,日军大部队已集结完毕,正向新墙河阵地发起突击。

    他当即命令守卫大云山的第四军撤到新墙河以南的阵地,开始依托天险进行防守。

    至此,第二次长沙会战,正式拉开了帷幕。

    2、长沙危在旦夕

    虽然第四军成功撤入工事中,但一切还是太迟了。

    此时日军大部队在炮火的掩护下,已经开始渡河,双方在河南岸展开浴血奋战。

    第四军刚刚从大云山撤下来,人困马乏,弹药也没得到补充。纵使将士们浴血奋战,防线还是很快被突破。就这样,开战后不久,薛岳的第一道防线便宣布告破。

    无奈,欧震只能带领部队撤入东部的幕府山,再寻找反击的机会。

    与此同时,日军大部队直扑汨罗江北岸。危难时刻,薛岳紧急调集72军开赴汨罗江东的平江,26军开赴滃江,第10军开赴金井,打算从东边进攻日军的侧翼。

    不得不说,薛岳的安排还是十分到位的。

    可惜的是,薛岳将情报发出去后不久,就被日军给截获了。

    阿南惟几得知消息后,当即改变策略,将西面进攻的第3师团、第4师团调到东面,打算配合第6师团、第40师团,将滃江的26军一口吃掉。

    此时的薛岳,并不知道自己情报被截获的事情。第九战区参谋长赵子立却本能的察觉到一丝不对劲,他当场劝说薛岳,让他将部队调到汨罗江以南,依靠“天险”和敌人斡旋。建立四道防线的目的,本来就是为了拖住敌军,没有必要放弃这个优势。

    已经打过两场大胜仗的薛岳却认为,以现在第九战区的兵力,没有必要再依托天险,即使在汨罗江东畔,也完全可以和日军打一场大决战,以挫败日军。

    21日,26军正式和日军第6师团交上火。本来双方打得有来有回,没想到打到一半,日军第3师团、第40师团又冒了出来。26军腹背受敌,很快便被打的溃不成军。

    不久后,37军也退到滃江,开始和敌人交战,也很快败下阵来。

    本来,此时薛岳及时止损还来得及,但他并没有这样做,而是将自己的王牌第10军也派了上去。没想到刚已解除,第10军的3个主力师便被打散。军长李玉堂还是在夜色的掩护下,才成功逃了出来。

    随着第10军的溃败,25日,日军大部队正式抵达捞刀河北岸。

    此时,长沙城已经是黑云压城。无奈,薛岳只能派出自己最后的王牌,王耀武74军,让他尽快率领部队占领捞刀河北岸的春华山阵地,依托高地阻击日军。

    没成想,这封电报再次被阿南惟几破译。等先头部队余程万57师抵达春华山时,才发现这里已经被日军占领。见此情形,余程万当机立断,率领部队占领河南岸的天鹅山阵地,与日军隔江对峙,双方爆发了激烈的战斗。

    直到26日早,日军才退去,余程万乘胜追击,成功夺回了春华山阵地。

    与此同时,廖龄奇的58师也已经在永安和日军交上了火,双方爆发激烈的白刃战。最终,日军从李天霞51师的位置突破防守,至此,捞刀河防线宣布告破。

    敌人为了击溃74军,还空投了伞兵进攻74军司令部所在的黄花市。危难时刻,王耀武身边的警卫排几乎全军覆没,他还是在夜色的掩护下,才成功逃过一劫。

    至此,长沙城外的阵地几乎全线告破,长沙迫在眉睫。

    3、转身打“狗”

    就在东线激战正酣的时候,9月28日,西线的日军早渊支队如入无人之境,成功突破防守,进入长沙城,和我军展开巷战。

    两天后,第4师团也突破防线,成功进入长沙城,甚至还在体育场进行了军旗祭拜仪式。

    就在更多的部队即将进入长沙时,第11军司令阿南惟几却突然宣布,全军撤退,原路返回,至于原因,跟第一次长沙会战,冈村宁次撤军几乎如出一辙。

    第一,后勤压力太大,第二,长沙已经攻陷,论功绩,自己已经超过前辈冈村宁次,也拍下了占领长沙的照片,因此,没有必要在向前突进。

    眼见日军要撤退,薛岳知道自己机会来了,当即命令部队,对撤退日军展开全力围剿。最终,日军在付出惨重的代价后,撤回了新墙河南岸,双方攻受又回到了战前的状态。

    战后,日军立刻发布双方伤亡名单,中方战死54000人,日方战死1600人,受伤5100人。

    与此同时,薛岳也紧接着宣布,中方获得了“第二次湘北大捷”的胜利,中方伤亡17426人,日方伤亡48327人。很显然,双方的伤亡名单都注水严重。

    毕竟,仅58师一个师,便在战斗中伤亡失踪超过6000人,总伤亡人数又怎么可能只有17000多人呢?

    战斗结束后,蒋介石立刻召集第九战区军长、师长召开作战会议。

    在会议上,蒋介石将所有人里里外外骂了个遍,然后又臭骂了薛岳一顿,称其狂妄自大、太过情敌,特别是滃江之战,犯了兵家之大忌,将部队像葫芦娃救爷爷一样一支一支往里填,最终导致3个军被敌人全军覆灭,仗打成这样,薛岳应该负全责。

    骂完人之后,便要开始“杀鸡儆猴”了。

    蒋介石知道,薛岳动不得,杀地方军影响团结,因此,他决定从中央军下手。

    思量再三,他找来74军军长王耀武,一脸杀气的问他:“听说廖龄奇曾经去江西结婚?”

    廖龄奇地区去江西结过婚,但这是战前的事情。战斗打响后,他立刻回到了部队,并带领战士们浴血拼杀,没有功劳也有苦劳,按理来说,他并不应该为长沙会战背锅。

    但在部队溃败后,他并没有听从上面的命令,将部队带到浏阳,而是带到了株洲。然后,他在没有向上报告的情况下,私自跑到了祁阳去探亲。

    如此违背命令,蒋介石自然不会留他,就这样,廖龄奇稀里糊涂的为“第二次长沙大捷”背了黑锅,被蒋介石下令枪毙,去世时年仅36岁。

    再说阿南惟几,回到驻地后,他十分得意。认为自己这次打下长沙,一旦消息传出去,自己就会功成名就,成为部队中最靓的仔。

    没成想,等待他的并不是鲜花和掌声,反而是同僚们的一致唾弃。

    日军高层认为,阿南惟几此次进攻长沙,非但没有占得寸许土地,反而让不少士兵丢了性命,在日军处境越来越艰难的今天,可谓有百害而无一利。

    因此,阿南惟几十分不服气,当即咬牙切齿,无论如何,自己一定要占领长沙,堵住那些瞧不起自己人的嘴。一个司令官,内心一旦被情绪所左右,在用兵时便会少一分理智,这也注定了,阿南惟几在第三次长沙大战的失败。

    反观薛岳,回到第九战区后,立刻召集高层召开会议,进行沙盘推演,反思自己在第二次长沙会战中的不足之处,并进一步巩固长沙外围的防御,为第三次长沙会战的胜利,打下了坚实的基础。

    一切看似没有关联,却一环扣这一环,这也许就是历史的魅力之处吧。

    薛岳长沙阿南惟日军廖龄奇发布于:天津市声明: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,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,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。

    上一篇:没有了

    相关资讯